吴顺珍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显示内容
到温州博物馆 免费品味150方古砚台

   文房四宝,砚为其一。在杭州工作生活的乐清籍收藏玩家方肖鸣认为,他收藏的700多方砚台,每一方都有生命,每一方都有故事。从昨天起到5月25日,“百砚千姿——杭州古越会馆藏古砚精粹展”在温州博物馆免费展出。这里展示了方肖鸣收藏的150多方砚台,市民可前往欣赏。

  古砚也可以如静卧的蝉,

  如待敲的鼓

  记者昨天来到温州博物馆的展览现场,这里多姿多彩的砚台文化让人大开眼界。展出的这批砚台中,材质有石、陶、瓷、漆、木、玉石、铜等,造型有圆、四方、八方、六方、带足、有盖等多种式样,品类繁复,让人目不暇接。

  这里最大的砚台,长49.6厘米、宽44厘米、高2厘米;最小的砚台,长仅2厘米、宽1厘米、高1厘米。这些砚台,有的如一只静卧的蝉,有的如一双刚脱下的鞋,有的如一面待敲的鼓,有的如一只引吭高歌的鹅……形态各异,百砚千姿。

  中国四大名砚分别是端砚、歙砚、澄泥砚和洮河砚。在这批展出的砚台里,中国四大名砚齐聚一堂。

  讲起收藏砚台的故事,方肖鸣滔滔不绝。他说,在古代文人中,为砚痴狂的例子屡见不鲜:清代的乾隆皇帝命人编撰了《西清砚谱》;明代学者陈继儒在《妮古录》中提出:“文人有砚,犹美人之有镜也,一生之中最相亲傍。故镜须秦汉,砚必宋唐。”

  在这些展品里,最得之不易的是一方“唐·李颢款箕形澄泥砚”。收藏到这方砚台,方肖鸣觉得用“一波三折”来形容,最合适不过。

  澄泥砚为泥所制,工艺复杂,坚硬如铁,研磨中可与石砚相媲美。如今存世的古澄泥砚极为稀少,上品更是难求。方肖鸣说,他收藏的这方澄泥砚长25厘米,而北京故宫同类砚台也仅有20.5厘米长。2009年,他在河南三门峡市一藏友家初看到此砚时,非常想购入,但对方坚决不卖,原因是“我自己也太喜爱这方砚台”。2012年上半年,他到西安出差,办完事专程赶到藏友家,想把这方砚台“磨”到手,无奈对方还是不卖,他只好再次失望而归。不料到了2012年下半年,这名藏友打来电话,说自己缺钱,希望把这方砚台卖给方肖鸣。方肖鸣大喜过望,马上赶到三门峡将这方砚台捧回家。 名人用过的砚台

  身价倍增

  “砚贵有名”,许多名人对他们使用过的砚台倍加珍爱,他们在砚台上留下的铭文也就成为藏品最大的亮点。在方肖鸣收藏的砚台中,就有不少刻着铭文,这让砚台身价倍增。当问到最钟爱哪方砚台、最值钱的是哪方砚台时,方肖鸣思考了一下说:“我还真说不出来”。

  原来,方肖鸣拥有的这些砚台,有的是从古玩市场买来的,有的是从藏友那里交换来的,有的是从“线人”那里买来的。在他看来,收藏讲究的是缘分,能最终被他收藏的砚台,都是跟他有缘分的,无所谓最爱哪个,更不会考虑哪个最值钱。他认为,每方砚台都会说话,有的砚台虽是他十多年前收藏的,但现在一拿出,他都能讲出寻得这方砚台的故事。

  “有空时我会摆弄我的砚台,除了感受砚台本身的细腻外,我还会根据做工的不同,体会到不同时代的文化,在这个过程中,我就很开心。”方肖鸣说,如今,他每天都会和全国各地收藏砚台的人联系,看到自己没有的砚台就想买下来,并不会去考虑这些砚台的升值空间,因为在他看来,收藏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。

  爱上收藏砚台

  真是“完全没想到”

  今年47岁的方肖鸣,当年高中毕业后曾就职于乐清一家银行。1989年,他到深圳去了一趟,看到深圳的发展和变化后,决定辞职下海。刚开始他推销低压电器,后来改行销售建材,积累到人生“第一桶金”。

  方肖鸣说,自己爱上收藏非常偶然,收藏砚台更是“完全没想到”。在一次去取建材货款的途中,他看到杭州大厦广场正举办古玩交易会,就好奇地逛了逛,看到喜欢的古玩当场买下来,把手里的3万元全花光了。由于做销售需要全国各地到处跑,他每到一地,都去看看当地的历史古迹和博物馆,跑一跑古玩市场,听一听行家讲如何鉴别、把玩古玩,慢慢地就爱上了收藏。

  2005年,已有一定古玩知识和经验的方肖鸣与朋友一起,在杭州吴山广场的通宝城创办了“古越会馆”。最初他们的收藏以青瓷为主。后来,青瓷的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,他就转向收藏古砚台等。在他看来,古砚非常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,极具收藏价值。

Processed in 0.109(s)   10 queries